配合屏東縣政府舉辦的南國慢讀節活動專車的時間,原本行駛雄獅解憂藍皮專車單獨回送的藍皮,在活動專車開行日期,跟原本的3513A次回送列車合併,將3513次區間車的車廂與活動專車連掛,另外也因為專車只行駛到金崙即折返,為了掉頭方便,便使用兩顆藍色的R100行背對背連掛,再加上原本3513次的本務,就變成這樣的大雜燴回送車。有別於前幾趟回送的爛天,給了一個極度好光的天氣,雖然原本的魚塭依舊無水,但好光加持,效果比起前一趟微飄雨要好上太多了。列車資訊:3513A次 回送 潮州-枋寮 (拍攝區間:屏東線 東海-枋寮 拍攝日期:2021/12/05)
照片資訊:1/640s, f/7.1, iso 125, WB Auto, M mode, Center-Weighted, 70mm, VR off (2021/12/07 Update)
往年都在暑假開行的仲夏寶島號,受到夏天疫情爆發的影響,原本以為會這樣取消,在全臺努力之下疫情趨緩,似乎是為了振興觀光,延後到深秋時節舉辦。而以往專列本務都是由CT273執行,但因為CT273還卡在富岡基地修不出來,改由DT668擔綱。雖然這次編組各種詭異,不過在幾個熱門拍點,DT668還是賣力演出噴煙(水蒸氣?),讓鐵道圈在無聊的2021年尾聲,增加些讓眾人拍車追車的衝勁。
原本體質就已經很差的義大利航空,在義大利政府決定放推後,於10/14走入歷史,今天(10/15)直接由新成立的ITA(Italia Trasporto Aereo)接棒交接,未來將採小機隊外加部分租機的方式營運。是說在Alitalia時代就搞過已經在沒錢還短期內換兩套制服的行為,換了新的ITA上場,感覺好像也好不到哪去,ITA直接就說因為沒錢,所以制服就大家沿用吧...
國慶大典久違的定翼機分列式衝場,原本預想拚一下夯點中正山觀景台,但在多方考量後,最後還是決定回到預演時的硬漢嶺紀錄,一來行程安排上相對輕鬆,再來就是要補考預演當天漏掉的C-130與F-16V編隊。有了預演的經驗,D Day學乖不要跟著某批編隊一路追進去,雖然能見度上比起預演要差不少,但總算是補考成功,順利把C-130跟F-16V編隊收錄。
1997年啟用的第二代雙層新幹線E4系,在奔馳24年後的今天,正式從定期運用中退出。E4戲剛登場的時候,車身塗裝是藍底搭配一條黃色色帶,而在2012年9月底退出整個東北新幹線後,專門行駛於東京-新潟間的上越新幹線,同時於2014年變更列車塗裝,將原本的黃色帶變成代表新潟的朱鷺色。隨著車齡逐漸增加,速度逐漸跟不上現有新車,再加上雙層客室的設計對旅客不甚方便,在今晚最後一班自越後湯沢發出的Maxたにがわ416号抵達東京後,正式退出上越新幹線的定期運用。僅以2012年首次到日本旅遊,第一張拍到E4系的照片紀念雙層新幹線時代的結束。ありがとう Max!
錯過上次EMU900首次到南迴試運轉,相隔快一年,EMU900再次安排經南迴線至臺東、台東線試運轉的任務,想說未來應該很難有機會可以看到EMU900行駛南迴線,但要在西段早上找到適合表現出南迴線的順光點,又要避免車身被背景吃掉,大概也就只剩下七里溪橋俯瞰點可以了。至於同日北上的EMU3000試運轉回程,未來天天運轉現行的167+311/318+168時段,感覺有的是機會。
國防部在軍人節前夕,與桃園市政府、桃園機場捷運公司共同推出彩繪車,在一列普通車上分別貼上陸、海、空三軍的彩繪,彩繪分別是代表三軍的兵種與Q版柴犬穿插,而這應該也是國防部首次於列車上進行形象廣告彩繪。彩繪車從9月初首航,預計以固定班次行駛到12/31,趁貼紙還算新,先找點紀錄一下。
10年前因為大雨只有低空衝場的佳冬戰備道起降演訓,10年後一掃陰霾,在一片好光中完成啟用起降任務,三型二代戰機與E-2K空中預警機皆順利完成起降與整備作業。身為地主隊雖然可以輕鬆悠哉出門,但為了避免管制無法進場,還是直接前一晚夜宿一旁的拍點等待,連兩年沒基地開放,當然就各種閒話殺時間,結束後看看記憶卡,果然硬斗卡位是值得的。
7月底在花蓮港下船後,首列EMU3000型終於在三週的廠內測試後,實際上路試運轉,而首次試運轉區間選在山線豐原-三義間,進行各項急速煞停、電力設備等測試。老樣子,在這區間試車,到泰安站月台上拍一張魄力大頭是一定要的,端看首兩日試運轉,有些人反應車頭容易反光不好拍,實際拍攝後是覺得其實跟拍太魯閣差不多,光線跟器材設定上注意拿捏,其實要拍好沒有很困難。趁還沒大舉抵台還在蜜月新鮮期,期待EMU3000在南迴線跟屏東線的試運轉,應該能拍到更多不錯的角度。
因疫情影響延後一個月抵台,由日本日立製作的EMU3000城際列車終於在7/30在花蓮港下船。跟去年10月抵台下船的EMU900區間車一樣選在花蓮港下船,當然第一列也免不了有迎接儀式,不過由於還在二級警戒,儀式也較去年簡化許多。而這次抵臺的EMU3000採12輛一編成,分成兩天完成全編成下船作業,但在出港區時,受到部分技術問題影響,原預計中午後離開港區,延後至晚上才離開港區返抵花蓮機務段,而在8/2回送至樹調後,將陸續開始進行各項試運轉作業,順利的話預計將在年底前上路加入運輸服務。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近期陸續將於高雄機廠修復的保存車輛運回館內做後續處理,繼前陣子復舊藍白啞鈴塗裝的莒光號與紅白啞鈴的觀光號車廂後,這回把復興號剛登場時,擁有雙白線的莒興號復刻回來了,同時,為了能表現出不同時期的樣貌,在另一側塗上現行的復興號塗裝,令人期待未來開館後的展出。
今天ANA旗下最後一架737-700(JA06AN)在飛完NH654自岡山返回羽田後,737-700就正式從ANA機隊中退役。ANA的737-700機隊,除了JA01AN跟JA02AN有著特別的金色標準塗裝外,另外就屬JA10AN跟JA13AN這兩架增程型的737-700ER,採全機商務艙(JA10AN配有部分經濟艙),專飛孟買航線,不過在2016年787開始啟用後,便直接退出機隊陣容。
飛航高雄40年,一直是南部鄉親往返日本甚至轉機美國的老朋友-日本航空,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原本僅存的一週一往返的航班,也在今天暫時畫下句點。而除了航班暫停外,日航也撤離高雄辦公室,從公告言語中,希望是暫時離開南部,期待疫情結束的那天再度返回南台灣的天空。Hope to see you soon, JAL.
因為疫情的關係,讓原本熱鬧的機場瞬間冷清不少,不過偶爾還是會有貨運或維修需求,飛來一些平常難得一見的同學。雖然LCF相較其他近期非常難得出現在臺灣的C-17、IL-76要常見許多,不過每次只要有來臺定期維護,且又是日間起降,機場周圍大概都少不了航迷來拍這架大傢伙。
美國3跨黨派議員來訪,有別於過去使用行政專機或私人機訪臺,這次使用隸屬夏威夷珍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第15聯隊的C-17A裝載行政艙來訪,這也是C-17A首次降落松山,在落地3小時完成訪問行程後,隨即起飛返回韓國烏山空軍基地。
今天凌晨,4架F-16A(6669/6670/6679/6690)自花蓮啟程,跟前陣子回來的6架F-16A交換,前往美國擔任受訓機。不知道是不是去年就已經完成規劃,早在去年天龍演習前,包還這次前往美國的4架在內,有幾架都將機身上的馬拉道太陽神塗裝,連同國徽都一並移除。上次飛回臺灣的F-16A共有6架,這次只有4架回去,不知道之後還會不會再有2架補足原本的留美的數量。
時序逐漸入夏,位於東港溪南岸的鳳凰木已經滿開,連續幾日的好天氣,吸引不少人駐足拍照,雖然都是大晴天,但能不能在岸邊看到大武山,這真的很吃運氣。今天發現過去幾年常拍的樹洞消失了,還好越接近傍晚,南北大武山上的雲層逐漸散去,那就催下去帶大武山吧!












